重点项目
首页» 科技成果» 重点项目» 技术服务及其他

车辆超细颗粒物稀释的喷射式稀释器设计

一、成果简介

大气细颗粒物(PM2 .5)已经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,控制PM2 .5污染任重道远。其中,机动车超细颗粒物(一般指粒径≤100nm)排放,在PM2 .5中的质量占比虽然很小,但数量浓度占比高达90%以上。一方面超细颗粒物个数浓度和表面积高、化学成分复杂,对人体健康、大气能见度、全球气候等均有重要影响;另一方面,大量的超细颗粒物会在一定的大气环境条件下吸湿增长,直接形成灰霾甚至重霾污染。因此,对机动车排放的超细颗粒物的准确测量显得尤为重要。

机动车排气颗粒物的测试方法主要有全流定容稀释采样系统(CVS)和部分流稀释采样系统(PFSS)。CVS系统可同时满足柴油机排气在稳态和瞬态工况下的测试,应用广泛、精度高、误差小、满足各种排放要求,但制造成本高,设备复杂;PFSS系统以CVS系统为基础,体积小,成本低,对超低排放敏感,可测试各类发动机排放颗粒物,应用广泛。

稀释比是评价稀释器品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,而稀释器结构是影响稀释器稀释比的关键因素,但相关技术中,并没有给出稀释器结构的具体设计过程,使得技术人员难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机动车尾气颗粒物进行稀释,进而也不容易实现对机动车尾气颗粒物的准确测量。

本成果解决了喷射式稀释器设计中相关结构、及对应的参数无法确定的问题;以便有助于实现对机动车尾气中超细颗粒物的准确测量。

技术优势:

(1)采用部分流稀释原理,测量时不受发动机排量影响;喷射式稀释器结构紧凑,操作简便,成本较低,可以保护精密仪器;

(2)空气和样气能均匀混合,保证颗粒物测试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;

(3)稀释比范围大,稀释比稳定性高,相对误差小;响应时间短,能够完成瞬态实验循环下的采样工作;

(4)稀释器材料耐高温;可选择加热温度,以避免测量到凝结的挥发性物质。

图片1.png原理样机.png

图1.原理样机

CFD示意图.png

图2.CFD示意图

二、应用领域

涉及节能环保领域、喷射稀释器设计的技术领域,产生的监测结果可为机动车排放评估、颗粒物増长机制研究、以及制订精细化控制措施等提供有效依据。

三、市场前景

本成果可采用发动机台架试验与CF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,对喷射稀释器的内部结构参数进行优化,并直接在实验室发动机台架上搭建PFSS稀释系统,测试不同工况下的稀释比,试验验证了稀释器计算模型的准确性,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。

四、知识产权

1、成果由北京理工大学单独持有;

2、本成果已授权专利。

五、合作方式

合作开发、技术许可、技术转让、技术服务及咨询等。

六、对接方式

(1)合作意向方联系北理工技术转移中心;

(2)北理工技术转移中心沟通了解意向方情况;

(3)会同成果完成团队与意向方共同研讨合作方案。


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

电话:010-68914920

邮箱:bitttc@bit.edu.cn

网址:ttc.bit.edu.cn

未经授权,请勿转载



.